06
2025

2025 世界博覽會 TECH WORLD《未來劇場》

大阪 日本

晶片,不只是科技的心臟,更是希望的心臟

在全球數位化與 AI 浪潮蓬勃發展的今日,半導體作為科技發展的核心引擎,正以看不見的方式深刻改變人類生活。而台灣,正是這場科技革命中最關鍵的心臟。然而先進製程的技術往往過於艱澀難懂,如何讓大眾理解其中價值,並感受其與生活的深刻連結,即成為 2025 大阪世博 TECH WORLD 館未來區展演最重要的出發點。因此,團隊以全新的視角,打造一場兼具敘事溫度與沉浸體驗的觀展旅程,打開大眾對科技的感知入口。 小女孩的每一個疑問與觀察,代表大眾對科技的投射與想像,在她與機器人對話、學習與探索的過程中,藉由童稚而純真的觀點,帶領觀眾進入一段關於晶片科技如何塑造未來美好生活的想像旅程。透過溫柔的敘事語言,不僅為冷峻理性的科技增添了人文溫度,也呈現出在 AI 與半導體的進展之下,人類面對未來挑戰時所擁有的突破契機,引導觀眾理解半導體如何影響我們所處的世界。晶片科技不僅是理性的運算核心,更是構築人類未來生活的希望載體。 晶片不僅是科技的心臟,更是希望的心臟。未來,每一個裝置中的核心,都有來自台灣的晶片,承載著愛、夢想與願景。

生成式藝術結合高解析 Mini LED,呈現晶片工藝的美學與力量

以科技藝術為媒介,創造出觀眾可近距離觀賞、參與互動的晶片工藝。觀眾揮動雙手、移動身體,即可透過雷達感測技術,點亮晶片與觸發光影流動。運用程式語言的即時演算能力,「生成式圖像」在每一次互動皆能觸發獨一無二的視覺語彙,打造出理性與詩意並存的數位體驗。為了體現晶片的精密工藝之美,視覺設計上以堆疊多層結構,放大了肉眼難以察覺的晶片紋理,並以細膩光點與炫彩光影,模擬晶片鍍膜的繽紛光澤,將觀者帶入極為細緻的微觀世界,感受無窮的生命力。

台灣半導體產業正驅動全球 AI 發展,生成式 AI 成為展演的核心語言

隨著生成式 AI 應用全面滲透影像、語言與運算領域,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角色變得更加關鍵。團隊選擇以 AI 動態生成技術描繪未來生活的樣貌,正是為了呼應台灣在這場全球 AI 革命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——從奈米製程、晶片架構到算力支援,台灣所有擁有的技術價值便是讓全球化 AI 發展得以加速實現的根本。因此,用 AI 來「說故事」,透過 AI 的視覺語言,更能傳遞晶片所賦予世界的未來想像。展演中運用生成式 AI 描繪未來家庭、教育與城市生活,透過高解析的視覺合成與動畫分層處理,使每一幕不僅細緻動人,也彰顯台灣晶片支持 AI 生態系的實力與價值。

3D運鏡與裸視效果,深化沉浸式體驗

應用多層次攝影機鏡位與3D構圖手法,搭配Mini LED極致畫質,發展出多樣化的3D運鏡技術與視覺構圖,突破平面侷限,建構視覺深度與空間錯位的觀賞經驗。觀眾彷彿穿梭於晶片內部的迷宮,置身科技核心之中,感受台灣晶片如何連結全球未來。

科技因人性而生,也因人性而動人

在科技迅速演進的今日,未來區試圖定義台灣透過科技發展與世界的關係。再複雜的系統、再高端的技術,最終都應回應人類的情感與需求。以科技藝術作為橋梁,觀眾不需要只是冷靜地理解台灣半導體,而是用心去感知未來的溫度。互動,是最能觸動人心的媒介,不僅是動作上的參與,更是情感上的共鳴。讓科技不只是被觀看,而是被「感受」。希望讓觀者在經歷了整場旅程後,留下最深刻的一段記憶——那是一段由科技編織的人文故事,也是一份來自台灣的溫柔告白。

TECH WORLD 未來劇場
本片為 TECH WORLD 館展演內容,由玉山數位科技株式會社策展整合,台灣設計研究院協力規劃,並由當若科技藝術團隊製作。

客戶 Client|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TAITRA、台灣設計研究院 TDRI
創作團隊 Creative Team|當若科技藝術 iF Plus
監製 Executive Producer|王伯宇 Poyu Wang、周杰璁 Jet Zhou
客戶經理 Account Manager|陳冠瑾 Anis Chen
專案經理 Project Manager|莊昱婕 Jessy Zhuang
導演 Director|蘇暉凱 Kai Su
視覺總監 Visual Director|李翊慈 Sophia Lee
製作人 Producer|李世斌 Niel Lee
內容企劃 Content Producer|黃心怡 Vicki Huang
美術設定 Concept Design|蘇暉凱 Kai Su、李翊慈 Sophia Lee
技術美術 Technical Artist|洪銘駿 MJ Hung
3D 動態 3D Animator|謝國揚 Argo Heish、COMPUTERFACE、FPA、林長信 Json Lin、洪明駿 MJ Hung
2D 動態 2D Animator|謝國揚 Argo Heish
AI 動態 AI Animator|李翊慈 Sophia Lee、莊昱婕 Jessy Zhuang、戴丞萱 Cheng Hsuan Dai
後期合成 Compositing|謝國揚 Argo Heish
互動程式 Interactive Programmer|洪銘駿 MJ Hung、陳力瑋 David Chen
音樂及混音 Music & Audio Mixing|周家光 KaKong、高暐翔 Shawn Kao
影像紀錄及剪輯 Video Recording & Editing|余松翰 sunghanimage、蔡易廷 Eating Tsai
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|公視 PTS、TaiwanPlus 授權半導體相關畫面之使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