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
2025

2025 台灣燈會《歡迎光臨千塘國》

桃園

2025 台灣燈會重返桃園,青塘園作為地方燈區的核心,結合在地埤塘文化與都市綠意,成為融合藝術、環境與科技的策展實驗場。iF+ 以「光臨千塘國」為策展主軸,跳脫單一燈件的呈現方式,從整體空間規劃、動線設計到多感官體驗,打造出一座可自由穿梭、主動探索的沉浸式光影樂園。

光之遊樂場的全面佈局

青塘園擁有水陸交錯的自然條件,團隊結合兒童美術館、埤塘吊橋、水岸草坡與環湖步道,將八座主題燈件錯落配置在其中。每件作品都對應一個場域故事與角色設定,彷彿一座等著被發現、被觸發、被共同創造的「千塘國」,讓觀眾在行走與停留間,自然進入角色扮演般的探索旅程。

《好彩桃》城市祝福的光之果實

作品以拉拉山水蜜桃為原型,將位於海拔數千公尺高山農產巨大化,不僅以驚奇的尺度傳遞大自然的豐富生命力,更藉其圓滿的形象象徵新一年的豐收與希望。尤其被巧妙安排在主入口之一,提升群眾拍照與分享的動機,框景般的造型,更成為結合視覺與品牌象徵的代表作。

《桃獸》在地原創巨獸

曾經,人們向埤塘汲取能量,大地則回以穩定與驚喜,彼此關係緊密依存。如今,呼應青塘園過往作為重要的農業灌溉角色,《桃獸》便是這樣一隻從埤塘孕育而生的奇幻小獸。整體造型不僅扣合桃園竹藝產業的優勢,同時也是文化創意的基石。其中,眼部裝有 LED 模組而不斷變化動態神情,為靜態作品增添生動感,彷彿招呼童心的人們前來遊玩。

《澆灌果實海》喚醒埤塘灌溉精神

作品是以象徵埤塘「灌溉與蓬勃」寓意而展開的親子互動體驗。藉由觸發平台上具有澆灌意象的手動幫浦,環繞的光束如同吸取青塘園水體養分般,開始啟動流動光帶,從靜謐瞬時轉為動態光影,不僅呼應青塘園前身的農業角色,更隱喻該處的蓬勃生機將被揭示,傳遞此文化地景曾經賦予地方農業生態的活力與能量。

《千塘。光池》消逝地景的沉靜光流

將消逝的「埤塘」幻化再現,作品《千塘。光池》何嘗不是對於古記憶的一種共鳴?作品藉由「天池」、「光瀑」與「消逝」展現出三種層次與深度。天池宛若無數個光之池懸於宇宙中,既象徵千塘曾經的風貌,也暗示著某種消逝;光瀑則以象徵性的絲線連結池體之間。最終,作品所要表達的核心不僅是埤塘與自然環境的緊密聯繫,更在消逝與存在之間進行生命的反思,讓觀眾感受視覺震撼之餘,同時被引領進某種沉思狀態,思考生命的脆弱與永恆。

《奇遇巨獸》AR科技延伸虛實邊界

2025 因有閏六月而出現兩個立春,在民間被稱為「雙頭蛇年」。承襲該寓意,作品二處皆可為首,呈現一種抽象且開放的想像。搭配 Web AR 技術,作品讓觀眾透過手機掃描即能進入「看不見的燈會」,並看見虛擬角色「塘塘」在螢幕中與作品互動,營造出「現實世界之外」的擴展感。該設計捨棄繁瑣的 App 下載流程,降低互動門檻,實現群眾同時體驗的技術穩定性,使參與過程具備拍照、錄影、即時分享的社群擴散力。

從環境出發,連結文化與未來

iF+ 以策展為核心,從地景出發,將地方文化、科技應用與互動設計融合為一,讓每位觀眾在燈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參與方式。從故事線、視覺語言到觀展行為,整體策略強調「在地理解 × 多感官互動 × 共享參與」,帶來一場能被記得的城市經驗。

執行統籌 Executive Producer|三立電視 SETTV CO., LTD
策展統籌 Curatorial Director|當若科技藝術 iF Plus
藝術總監 Art Director|王伯宇 Poyu Wang
策略總監 Strategic Director|周杰璁 Jet Zhou
創作團隊 Creative Team|當若科技藝術 iF Plus、步里赫森 Hozen、艸非火 Fake Fire Atelier
專案經理 Project Manager|葉靜怡 Rita Yeh
內容企劃 Content Strategy|洪雅琪 Grace Hung
程式開發設計 Software Development|王伯宇 Poyu Wang、黃韜云 Bernie Huang 、李承瑾 Jin Lee
AR 開發 AR Development|吳尚澤 Miles Wu
視覺設計 Visual Design|張詠涵 Zhang, Yong-Han